[全文]
爭專利權如軍備競賽
國際金融
分析指出,Google收購摩托羅拉為的是獲得大量專利權,因為手機生產商之間的專利權訴訟戰愈趨普遍,令手機商以至科技公司間要進行「專利權的軍備競賽」。
企業之間為專利權對簿公堂,並非新事,以往傾向和解,選擇為彼此的知識產權進行相互交叉授權,而非冒上在法庭上承受較大虧損的風險。
但今天專利戰已不再局限兩個競爭對手。Android及Windows Phone 7等手機作業平台與一些裝置生產商合作,令手機以至流動器材的專利戰變成多角混戰,而各方又各有不同盤算。
這改變了以往解決專利權的模式,產品生產商愈來愈傾向以訴訟解決問題,而非和解。
蘋果公司已向HTC及三星等主要的Android手機生產商提出訴訟,而甲骨文(Oracle)亦已起訴Google。有分析指出,這些訴訟已儼然是「專利權的軍備競賽」。
艾奧瓦大學法律系教授霍溫坎普(Herbert Hovenkamp)表示,面對大量的專利權訴訟,最佳方法是本身擁有大量的專利權。他認為,這似乎正是如今Google所做的,Google正為自己裝備專利權,以面對迅速增長的專利權訴訟。
手機專利權訴訟涉及巨額賠償,特別是若手機生產商被逼為每部手機支付版權費。微軟已游說HTC為每部生產的Android手機付費,並有意向三星收取費用。
若生產Android手機的版權費過高,生產商倒不如生產Windows Phone 7等其他作業系統的手機,這對Google不利。有分析員說,Google的專利權不多,面對Android手機生產商的訴訟時不利。
蘋果、微軟及RIM最近聯手向Nortel Networks的約6000個專利支付45億美元,可見專利權的重要。有分析認為,摩托羅拉最有價值的資產是4G數據傳輸等蜂窩式無線通訊技術。
信報
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
[全文]
Android手機商面臨新形勢
與Google亦敵亦友 HTC最受威脅
國際金融
Google以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控股(Motorola Mobility Holdings),令全球手機業合縱連橫的形勢大大改變。Google與各Android手機生產商頓時變成亦敵亦友,短期內仍會合作,抗擊蘋果的iPhone,但長遠可能正面競爭,其中台灣的HTC(宏達電)面對的威脅最大。
使用Android的手機商中,南韓三星股價昨天高收6.1%,大於大市的4.8%升幅;HTC高收3.1%。
HTC發表聲明表示,收購消息對Android生態系統有正面作用,有助HTC推廣Android手機,HTC與Google的合作關係仍然穩固,不會受這次收購影響。
三星也歡迎這次收購,表示可以保護Android陣營的專利權,不會影響現有業務。LG表示,沒有迹象顯示收購會令Google的Android策略改變。Google表示,交易亦獲同是用Android的新力愛立信支持。
有證券商表示,Google透過這次交易可支援Android手機生產商。手機製造商和軟件公司正為爭取移動裝置專利權問題激烈訴訟,蘋果正針對使用Android的製造商。
料保護Android專利權
證券商野村預測,Google將嘗試為Android用家提供一個專利權保護傘,對抗蘋果和微軟等對手。野村認為,Google長遠不會一直生產手機,可能把有關業務分拆給Android夥伴,例如華為、LG、中興(763)等。
摩托羅拉的亞洲零件供應商股價都因收購消息上升,台灣的華寶通訊和華冠通訊等升幅達7%。
不過,收購確實令Google成為30多家Android手機生產商的對手。Gartner研究部主管加滕貝格(Michael Gartenberg)表示,無論Google如何解畫,收購都令Google成為手機生產商的對手,摩托羅拉移動將因這次收購而得到Google優待,可能會更快獲得Android的新技術。
IDC分析員傑朗尼莫(Francisco Jeronimo)說,這宗交易將令大部分Android用家發現自己太依賴Google,Google一改變商業策略,便可迅速影響到自己。
元大證券分析員Bonnie Chang表示,HTC和三星是Google可信任的公司,但無法控制他們,如Google覺得HTC和三星的長遠業務方向與自己很不一樣,便可能利用摩托羅拉移動來增加市場份額。
HTC是最受惠Android的手機商,因此亦最容易受Google改變策略的影響。ISI Group分析員拉姆巴(Abhey Lamba)說,HTC逾八成手機使用Android,未來幾年對HTC將比較困難,因為市場增長會放緩,並需要爭奪市場份額。
微軟受惠 BlackBerry成輸家
三星已經推出一些用自家操作系統Bada的手機,HTC組工程師負責研究如何把Android改造得更適合其HTC Sense手機。
三星、HTC等亦可能拉攏其他手機操作系統發展商,其中微軟被視為這次交易的勝利者,因為若Android用家疏遠Google,視窗系統將會受惠。
BlackBerry手機及Playbook平板電腦製造商Research In Motion(RIM)股價周一大升近一成,但這家公司被揣測為交易最大輸家。IDC計劃主管斯托非加(Will Stofega)表示,有關收購將進一步削弱該公司的競爭力,可能需要與其他公司結盟,甚至賣盤。
他說,在Google的資金和軟件技術支持下,摩托羅拉將直接威脅RIM在企業市場的主導地位。
信報
Android手機商面臨新形勢
與Google亦敵亦友 HTC最受威脅
國際金融
Google以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控股(Motorola Mobility Holdings),令全球手機業合縱連橫的形勢大大改變。Google與各Android手機生產商頓時變成亦敵亦友,短期內仍會合作,抗擊蘋果的iPhone,但長遠可能正面競爭,其中台灣的HTC(宏達電)面對的威脅最大。
使用Android的手機商中,南韓三星股價昨天高收6.1%,大於大市的4.8%升幅;HTC高收3.1%。
HTC發表聲明表示,收購消息對Android生態系統有正面作用,有助HTC推廣Android手機,HTC與Google的合作關係仍然穩固,不會受這次收購影響。
三星也歡迎這次收購,表示可以保護Android陣營的專利權,不會影響現有業務。LG表示,沒有迹象顯示收購會令Google的Android策略改變。Google表示,交易亦獲同是用Android的新力愛立信支持。
有證券商表示,Google透過這次交易可支援Android手機生產商。手機製造商和軟件公司正為爭取移動裝置專利權問題激烈訴訟,蘋果正針對使用Android的製造商。
料保護Android專利權
證券商野村預測,Google將嘗試為Android用家提供一個專利權保護傘,對抗蘋果和微軟等對手。野村認為,Google長遠不會一直生產手機,可能把有關業務分拆給Android夥伴,例如華為、LG、中興(763)等。
摩托羅拉的亞洲零件供應商股價都因收購消息上升,台灣的華寶通訊和華冠通訊等升幅達7%。
不過,收購確實令Google成為30多家Android手機生產商的對手。Gartner研究部主管加滕貝格(Michael Gartenberg)表示,無論Google如何解畫,收購都令Google成為手機生產商的對手,摩托羅拉移動將因這次收購而得到Google優待,可能會更快獲得Android的新技術。
IDC分析員傑朗尼莫(Francisco Jeronimo)說,這宗交易將令大部分Android用家發現自己太依賴Google,Google一改變商業策略,便可迅速影響到自己。
元大證券分析員Bonnie Chang表示,HTC和三星是Google可信任的公司,但無法控制他們,如Google覺得HTC和三星的長遠業務方向與自己很不一樣,便可能利用摩托羅拉移動來增加市場份額。
HTC是最受惠Android的手機商,因此亦最容易受Google改變策略的影響。ISI Group分析員拉姆巴(Abhey Lamba)說,HTC逾八成手機使用Android,未來幾年對HTC將比較困難,因為市場增長會放緩,並需要爭奪市場份額。
微軟受惠 BlackBerry成輸家
三星已經推出一些用自家操作系統Bada的手機,HTC組工程師負責研究如何把Android改造得更適合其HTC Sense手機。
三星、HTC等亦可能拉攏其他手機操作系統發展商,其中微軟被視為這次交易的勝利者,因為若Android用家疏遠Google,視窗系統將會受惠。
BlackBerry手機及Playbook平板電腦製造商Research In Motion(RIM)股價周一大升近一成,但這家公司被揣測為交易最大輸家。IDC計劃主管斯托非加(Will Stofega)表示,有關收購將進一步削弱該公司的競爭力,可能需要與其他公司結盟,甚至賣盤。
他說,在Google的資金和軟件技術支持下,摩托羅拉將直接威脅RIM在企業市場的主導地位。
信報
[全文]
谷歌收購摩托羅拉謎底揭秘
獨眼新聞 紀曉風
谷歌突然宣布收購摩托羅拉流動通訊可謂震動全行,皆因當微軟對是否鯨吞諾基亞還在左顧右盼,過往又曾傳出想收購摩托羅拉流動通訊時舉棋不定,谷歌作為主打互聯網業務的企業,就已二話不說放下25億美元保證金收購摩托羅拉流動通訊,可以見到谷歌管理層的膽識和決斷力。
表面看,谷歌收購摩托羅拉流動通訊可謂有不小風險,皆因谷歌雖表明往後會跟摩托羅拉流動通訊獨立經營,Android會繼續保持開放平台,但當前不少Android手機製造商,都或恐怕谷歌始終會獨厚待摩托羅拉,隨時重新集中火力投放在Windows Mobile 7平台。
然而谷歌今次不惜斥巨資收購摩托羅拉流動通訊,總有其如意算盤:首先,過往谷歌因不是硬件公司,手持專利不多,令Android遭諾基亞、微軟與蘋果等公司控告侵權時形勢往往不利;如今谷歌買下摩托羅拉,摩托羅拉當下正手持大量流動通訊相關專利,還未計與其他公司之間的交叉授權,谷歌憑藉這些王牌,往後不單可減少遭對手控告的機會,還可以用來向其他公司徵費,一
此外,由Windows Mobile和Android的發展歷程可看到,平台開放於手機與平板電腦市場中不一定是優勢,皆因作業系統與硬件往往容易因合作得不夠緊密而出現問題;故谷歌入主摩托羅拉後,摩托羅拉的Android機性能應該可以更進一步,至少可早些有更新作業系統。
即使往後可能有其他廠商轉投Windows Mobile,谷歌都未必在乎,因為Windows Mobile軟硬件協作之差,行內可謂有目共睹,不要說擊敗iOS,連擊敗Android都未必夠資格;故谷歌這次收購表面看或許相當冒險,但也有其合理之處,說不定更可能會促使微軟落實是否全面收購諾基亞:畢竟現時全球可供微軟收購的手機大廠,可能只剩諾基亞。
信報
谷歌收購摩托羅拉謎底揭秘
獨眼新聞 紀曉風
谷歌突然宣布收購摩托羅拉流動通訊可謂震動全行,皆因當微軟對是否鯨吞諾基亞還在左顧右盼,過往又曾傳出想收購摩托羅拉流動通訊時舉棋不定,谷歌作為主打互聯網業務的企業,就已二話不說放下25億美元保證金收購摩托羅拉流動通訊,可以見到谷歌管理層的膽識和決斷力。
表面看,谷歌收購摩托羅拉流動通訊可謂有不小風險,皆因谷歌雖表明往後會跟摩托羅拉流動通訊獨立經營,Android會繼續保持開放平台,但當前不少Android手機製造商,都或恐怕谷歌始終會獨厚待摩托羅拉,隨時重新集中火力投放在Windows Mobile 7平台。
然而谷歌今次不惜斥巨資收購摩托羅拉流動通訊,總有其如意算盤:首先,過往谷歌因不是硬件公司,手持專利不多,令Android遭諾基亞、微軟與蘋果等公司控告侵權時形勢往往不利;如今谷歌買下摩托羅拉,摩托羅拉當下正手持大量流動通訊相關專利,還未計與其他公司之間的交叉授權,谷歌憑藉這些王牌,往後不單可減少遭對手控告的機會,還可以用來向其他公司徵費,一
此外,由Windows Mobile和Android的發展歷程可看到,平台開放於手機與平板電腦市場中不一定是優勢,皆因作業系統與硬件往往容易因合作得不夠緊密而出現問題;故谷歌入主摩托羅拉後,摩托羅拉的Android機性能應該可以更進一步,至少可早些有更新作業系統。
即使往後可能有其他廠商轉投Windows Mobile,谷歌都未必在乎,因為Windows Mobile軟硬件協作之差,行內可謂有目共睹,不要說擊敗iOS,連擊敗Android都未必夠資格;故谷歌這次收購表面看或許相當冒險,但也有其合理之處,說不定更可能會促使微軟落實是否全面收購諾基亞:畢竟現時全球可供微軟收購的手機大廠,可能只剩諾基亞。
信報
國際
Google千億收購 只因專利無價
2011年08月17日 星期三
Google不惜以天價收購摩托羅拉移動(Motorola Mobility)的原因,最多人認同的,是在於後者的逾萬項專利權。
過去10年Google進行近百次收購,但今次收購「摩記」卻為歷來最大手筆,高達6成的溢價亦是科網泡沫爆破以來業內最高,更有違其只買規模小、具重大發展潛力及易於融入公司體系的三大收購條件,怪不得《華爾街日報》以「Google 125億美元的豪賭」作為報道標題。
瞄準摩托羅拉 研發力強
管理層宣布收購事宜時,先後24次提及「專利」一詞,加上剛在官方網頁上載狠批同業「以專利傷人」公開信,令人聯想到Google今次真正目標,是在於摩記1.7萬項、另加7,500項政府正在審核的專利權。
分析師亦紛紛評估上萬項專利權的價值,估計每項約值20萬至30萬美元,即總值45億美元(不計未審核的),進取估計則達60億美元。不過,有關估值仍遠低於蘋果、微軟及甲骨文(Oracle)財團,早前以每項平均75萬美元買入北方電訊(Nortel)6,000項專利的作價。
增加彈藥 對撼蘋果微軟
在這個講究版權法的年代,尤其是珍視知識產權的歐美國度,專利權絕對價值連城。以Android手機上季付運4,700萬部作基準,全年計便可付運2億部,如每部須繳付5美元的專利費,每年便有額外10億美元的純利流失予對手。
以Google這種級數的企業來說,專利收益還是其次,更重要是以其為首的聯盟(包括三星、LG、HTC等),將有更大本錢與蘋果及微軟兩大勁敵討價還價,甚至作為交換條件,省卻不少訴訟的時間及資源。
在現今「專利為先、發明為後」的變質年代,即使是Google這種具理想及前瞻性的科技業龍頭,也深知不能再像過往,任由辛苦研發得來的技術讓人無條件使用。再者,沒有足夠專利權就有如沒有子彈一樣,何以保持Android在強敵林立的智能手機市場領先位置?更何以進一步發展平板電腦,衝擊iPad的壟斷地位?
欄名: 國金札記
經濟日報
Google千億收購 只因專利無價
2011年08月17日 星期三
Google不惜以天價收購摩托羅拉移動(Motorola Mobility)的原因,最多人認同的,是在於後者的逾萬項專利權。
過去10年Google進行近百次收購,但今次收購「摩記」卻為歷來最大手筆,高達6成的溢價亦是科網泡沫爆破以來業內最高,更有違其只買規模小、具重大發展潛力及易於融入公司體系的三大收購條件,怪不得《華爾街日報》以「Google 125億美元的豪賭」作為報道標題。
瞄準摩托羅拉 研發力強
管理層宣布收購事宜時,先後24次提及「專利」一詞,加上剛在官方網頁上載狠批同業「以專利傷人」公開信,令人聯想到Google今次真正目標,是在於摩記1.7萬項、另加7,500項政府正在審核的專利權。
分析師亦紛紛評估上萬項專利權的價值,估計每項約值20萬至30萬美元,即總值45億美元(不計未審核的),進取估計則達60億美元。不過,有關估值仍遠低於蘋果、微軟及甲骨文(Oracle)財團,早前以每項平均75萬美元買入北方電訊(Nortel)6,000項專利的作價。
增加彈藥 對撼蘋果微軟
在這個講究版權法的年代,尤其是珍視知識產權的歐美國度,專利權絕對價值連城。以Android手機上季付運4,700萬部作基準,全年計便可付運2億部,如每部須繳付5美元的專利費,每年便有額外10億美元的純利流失予對手。
以Google這種級數的企業來說,專利收益還是其次,更重要是以其為首的聯盟(包括三星、LG、HTC等),將有更大本錢與蘋果及微軟兩大勁敵討價還價,甚至作為交換條件,省卻不少訴訟的時間及資源。
在現今「專利為先、發明為後」的變質年代,即使是Google這種具理想及前瞻性的科技業龍頭,也深知不能再像過往,任由辛苦研發得來的技術讓人無條件使用。再者,沒有足夠專利權就有如沒有子彈一樣,何以保持Android在強敵林立的智能手機市場領先位置?更何以進一步發展平板電腦,衝擊iPad的壟斷地位?
欄名: 國金札記
經濟日報
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
Facebook引進視頻通話功能抗Google
放眼國際
社交網站Facebook前天宣布,將與視訊網站Skype合作,把後者的視頻通話功能加入自己的網頁,藉此加強自身的吸引力。分析認為,Facebook此舉是對Google近期試圖打入社交網站領域的行動作出還擊,並有助深化Facebook與微軟的合作,因微軟正進行收購Skype的行動。
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(Mark Zuckerberg)前天在美國加州總部舉行的發布會上宣布,將推出三大新功能:群組對話、全新聊天界面,以及和Skype合作,推出視頻通話功能。其中視頻通話最受關注,使用者無須額外安裝軟件,但要先安裝外掛程式便能進行視頻通話,有關服務不收取任何費用。
罕有公布用戶數據
據介紹,經改善的群組聊天可讓多人同時進行簡訊對談,並附有一個攝影機圖示(camera icon),點擊後即可和親友進行一對一的視頻通話。朱克伯格表示,不排除將來Facebook與Skype合作推出的視頻通話功能將開放為集體視頻聊天,但目前極大部分的視訊是一對一。
分析指出,目前互聯網業務的競爭日趨白熱化,Facebook、Google,以及近來增長迅速的Twitter和Groupon等均全力追逐日益擴大的在線廣告收入,因此Facebook引入免費視頻通話服務,就給用戶更多使用其服務的另一個理由,同時也是對Google近期接連增加新功能的一個反擊。
面對社交網站的迅速冒升,Google曾多次嘗試打入這個市場,先後推出Orkut、Google Wave及Google Buzz等服務,但結果沒有一個能成功。最後,該公司在上月初推出+1功能,對Facebook的Like功能作出挑戰,之後又在上周推出Google+,提供視頻聊天服務,進一步加強對Facebook的威脅。
Google+中一項極引人注目的服務,是讓用戶通過Hangout功能進行視頻群聊,這是一項Facebook並不具備的功能,而且Google+讓用戶可以方便地把社交網絡聯繫人劃分為不同的「圈子」,可與不同圈子的人分享不同的東西,而Facebook雖然也提供創建「群」的選項,但在默認狀態下,用戶發布的信息多是給所有人看到,因此愈加顯出Google+大有在社交網站領域後來居上的潛力。有市場專家更認為,Google+有可能超前Facebook,就像Facebook超前MySpace一樣。
基於上述原因,不少分析認為Facebook引入視頻通話服務,正是要對Google最近打入社交網站的行動作出的匆促反擊。事實上,Facebook近期的表現似乎已顯露出增速放緩的迹象,據研究公司Inside Network的數據顯示,Facebook在5月分的美國用戶數量,從之前的1.49億減少了600萬,而Google+投入服務,更迫使Facebook處於守勢,這對那些最近在Facebook內部認購中以高價買入股權的投資者來說,可能是個極壞消息。
為此,朱克伯格在發布會上罕有地公布Facebook的一些統計數據,包括目前的全球用戶總數已達7.5億,並有望上升至10億的高峰,每天有40億個訊息在Facebook被發送和分享,以及支援70多種語言。
他表示,此前之所以並未對外披露這些數據,是因為Facebook並不將其視為重要指標。但有分析認為,他現在高調公布數據,正是希望說明Facebook仍然處於強勢,藉此鞏固投資者的信心。
另一方面,通過與Skype的合作,也可加強Facebook的實力。Skype現有的活躍用戶約為1.45億,與Facebook的合作對雙方都可產生推動作用。朱克伯格在發布會上表示,他們之間的合作「棒極了」(awesome),因為他們使用了最佳的視頻聊天科技和最佳的社交系統架構。
Skype行政總裁貝茨(Tony Bates)亦表示,看到他們的視頻通話產品登上龍頭社交網站,實讓人萬分欣慰,又讚揚Facebook是擁有最廣泛社交聯繫的網站,雙方的合作將催生大量商機,他們將無處不在,並會帶來偉大的成果。
最終或推付費產品
Facebook和Skype今次合作在初期雖然沒有任何財務上的好處,但貝茨表示,他的公司最終有可能通過Facebook推出付費產品,而Facebook的一位發言人亦說,該公司有可能分享此類服務的收入,雖然具體細節尚未制定。
信報
放眼國際
社交網站Facebook前天宣布,將與視訊網站Skype合作,把後者的視頻通話功能加入自己的網頁,藉此加強自身的吸引力。分析認為,Facebook此舉是對Google近期試圖打入社交網站領域的行動作出還擊,並有助深化Facebook與微軟的合作,因微軟正進行收購Skype的行動。
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(Mark Zuckerberg)前天在美國加州總部舉行的發布會上宣布,將推出三大新功能:群組對話、全新聊天界面,以及和Skype合作,推出視頻通話功能。其中視頻通話最受關注,使用者無須額外安裝軟件,但要先安裝外掛程式便能進行視頻通話,有關服務不收取任何費用。
罕有公布用戶數據
據介紹,經改善的群組聊天可讓多人同時進行簡訊對談,並附有一個攝影機圖示(camera icon),點擊後即可和親友進行一對一的視頻通話。朱克伯格表示,不排除將來Facebook與Skype合作推出的視頻通話功能將開放為集體視頻聊天,但目前極大部分的視訊是一對一。
分析指出,目前互聯網業務的競爭日趨白熱化,Facebook、Google,以及近來增長迅速的Twitter和Groupon等均全力追逐日益擴大的在線廣告收入,因此Facebook引入免費視頻通話服務,就給用戶更多使用其服務的另一個理由,同時也是對Google近期接連增加新功能的一個反擊。
面對社交網站的迅速冒升,Google曾多次嘗試打入這個市場,先後推出Orkut、Google Wave及Google Buzz等服務,但結果沒有一個能成功。最後,該公司在上月初推出+1功能,對Facebook的Like功能作出挑戰,之後又在上周推出Google+,提供視頻聊天服務,進一步加強對Facebook的威脅。
Google+中一項極引人注目的服務,是讓用戶通過Hangout功能進行視頻群聊,這是一項Facebook並不具備的功能,而且Google+讓用戶可以方便地把社交網絡聯繫人劃分為不同的「圈子」,可與不同圈子的人分享不同的東西,而Facebook雖然也提供創建「群」的選項,但在默認狀態下,用戶發布的信息多是給所有人看到,因此愈加顯出Google+大有在社交網站領域後來居上的潛力。有市場專家更認為,Google+有可能超前Facebook,就像Facebook超前MySpace一樣。
基於上述原因,不少分析認為Facebook引入視頻通話服務,正是要對Google最近打入社交網站的行動作出的匆促反擊。事實上,Facebook近期的表現似乎已顯露出增速放緩的迹象,據研究公司Inside Network的數據顯示,Facebook在5月分的美國用戶數量,從之前的1.49億減少了600萬,而Google+投入服務,更迫使Facebook處於守勢,這對那些最近在Facebook內部認購中以高價買入股權的投資者來說,可能是個極壞消息。
為此,朱克伯格在發布會上罕有地公布Facebook的一些統計數據,包括目前的全球用戶總數已達7.5億,並有望上升至10億的高峰,每天有40億個訊息在Facebook被發送和分享,以及支援70多種語言。
他表示,此前之所以並未對外披露這些數據,是因為Facebook並不將其視為重要指標。但有分析認為,他現在高調公布數據,正是希望說明Facebook仍然處於強勢,藉此鞏固投資者的信心。
另一方面,通過與Skype的合作,也可加強Facebook的實力。Skype現有的活躍用戶約為1.45億,與Facebook的合作對雙方都可產生推動作用。朱克伯格在發布會上表示,他們之間的合作「棒極了」(awesome),因為他們使用了最佳的視頻聊天科技和最佳的社交系統架構。
Skype行政總裁貝茨(Tony Bates)亦表示,看到他們的視頻通話產品登上龍頭社交網站,實讓人萬分欣慰,又讚揚Facebook是擁有最廣泛社交聯繫的網站,雙方的合作將催生大量商機,他們將無處不在,並會帶來偉大的成果。
最終或推付費產品
Facebook和Skype今次合作在初期雖然沒有任何財務上的好處,但貝茨表示,他的公司最終有可能通過Facebook推出付費產品,而Facebook的一位發言人亦說,該公司有可能分享此類服務的收入,雖然具體細節尚未制定。
信報
2011年7月5日 星期二
2011年7月5日
百度微軟在華合作 撼Google
借助Bing改善英語搜尋
Google一年半前因為網絡審查而與中國政府鬧僵之後,百度昨天宣布,與微軟結盟,合作向百度用家推出英語搜尋服務,顯示兩間公司聯手夾擊Google,令Google更難在中國翻身。
百度發表聲明表示,根據協議,百度用家日後在百度搜尋器鍵入英語,便會自動啟動微軟搜尋器Bing,結果會在百度的網頁上顯示,但會標示這是Bing的搜尋結果。服務今年內推出。
百度增廣告 Bing擴市佔率
分析員表示,這次合作互惠互利,百度可借微軟拓展海外市場,Bing則可擴大中國市場佔有率,唯一受打擊的是Google。
易觀國際分析員表示,這次合作會進一步鞏固百度在中國搜尋引擎市場的主導地位,令Google更難在中國經營。國泰君安證券的分析員說,這消息對Google不利,因為中國大部分網民目前搜尋英文時,傾向使用Google而不用百度,與微軟合作可改善百度的英語搜尋服務。
Google去年宣布把Google.cn搜尋引擎遷離內地後,公司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流失至百度。根據易觀,百度今年首季在中國搜尋器市場佔有率約四分三,Google大概兩成,Bing則少於1%。
英語搜尋在中國是大商機。中國公司日益希望進軍國際,令它們對在Google英語搜尋網站等國際網站的推廣需求增加,令Google去年在華業務收入仍能上升。
英語搜尋需求龐大
百度表示,其搜尋器每天有1000萬個英語搜尋,而且愈來愈多中國人學英語,令英語搜尋數量增加,因此多年來一直嘗試改善這方面的服務。
這次協議亦有助百度的定位不再局限為中文網站搜尋引擎,搖身一變成為可處理任何網上搜尋的平台。百度兩周前宣布,購入中國最大旅行產品銷售網站「去哪兒」(Qunar.com)的多數股權。
百度與Bing目前在流動平台及網頁結果已有合作,微軟加強關係,似乎是希望借助百度來拓展中國業務。相關搜尋的廣告收入全數歸百度所有,但微軟希望,這變相賣廣告的方式可令中國網民注意到Bing。
中國網民達4億至5億,但仍有很多中國人未使用互聯網,意味中國市場可發展的潛力很大。
不過,預料這服務下的英語搜尋結果會被事先審查,因為中國政府要求在中國營運的互聯網公司審查網站搜尋結果。百度發言人表示,協議不會令Bing對搜尋的審查限制較「現在已經做的」多。
信報
百度微軟在華合作 撼Google
借助Bing改善英語搜尋
Google一年半前因為網絡審查而與中國政府鬧僵之後,百度昨天宣布,與微軟結盟,合作向百度用家推出英語搜尋服務,顯示兩間公司聯手夾擊Google,令Google更難在中國翻身。
百度發表聲明表示,根據協議,百度用家日後在百度搜尋器鍵入英語,便會自動啟動微軟搜尋器Bing,結果會在百度的網頁上顯示,但會標示這是Bing的搜尋結果。服務今年內推出。
百度增廣告 Bing擴市佔率
分析員表示,這次合作互惠互利,百度可借微軟拓展海外市場,Bing則可擴大中國市場佔有率,唯一受打擊的是Google。
易觀國際分析員表示,這次合作會進一步鞏固百度在中國搜尋引擎市場的主導地位,令Google更難在中國經營。國泰君安證券的分析員說,這消息對Google不利,因為中國大部分網民目前搜尋英文時,傾向使用Google而不用百度,與微軟合作可改善百度的英語搜尋服務。
Google去年宣布把Google.cn搜尋引擎遷離內地後,公司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流失至百度。根據易觀,百度今年首季在中國搜尋器市場佔有率約四分三,Google大概兩成,Bing則少於1%。
英語搜尋在中國是大商機。中國公司日益希望進軍國際,令它們對在Google英語搜尋網站等國際網站的推廣需求增加,令Google去年在華業務收入仍能上升。
英語搜尋需求龐大
百度表示,其搜尋器每天有1000萬個英語搜尋,而且愈來愈多中國人學英語,令英語搜尋數量增加,因此多年來一直嘗試改善這方面的服務。
這次協議亦有助百度的定位不再局限為中文網站搜尋引擎,搖身一變成為可處理任何網上搜尋的平台。百度兩周前宣布,購入中國最大旅行產品銷售網站「去哪兒」(Qunar.com)的多數股權。
百度與Bing目前在流動平台及網頁結果已有合作,微軟加強關係,似乎是希望借助百度來拓展中國業務。相關搜尋的廣告收入全數歸百度所有,但微軟希望,這變相賣廣告的方式可令中國網民注意到Bing。
中國網民達4億至5億,但仍有很多中國人未使用互聯網,意味中國市場可發展的潛力很大。
不過,預料這服務下的英語搜尋結果會被事先審查,因為中國政府要求在中國營運的互聯網公司審查網站搜尋結果。百度發言人表示,協議不會令Bing對搜尋的審查限制較「現在已經做的」多。
信報
2011年6月30日 星期四
[全文]
谷歌欲除Flash而後快
獨眼新聞 紀曉風
自從Flash於九十年代中面世後,用途由最初只是用來製作動畫至網頁,到幾乎成為了一種電腦語言,更是網上動畫和影片播放的標準,可以播放Flash已成了電腦的基本配置,然而,就只有愛獨行的蘋果最有性格,認為Flash的保安漏洞太多,於是拒絕支援Flash內容,只選擇單支持HTML 5,卻因而令Flash的霸主地位出現暗湧。
事實上,除蘋果外,似乎連另一網絡龍頭谷歌亦不喜歡Flash,谷歌跟Flash其實關係密切,因為YouTube上的短片,都是以flv格式播放,簡易而言正是Flash,但谷歌最近便推出了一個名為Swiffy的轉換工具,協助部分網站把Flash內容轉換到HTML 5格式。
這個Swiffy實驗項目,可以將大部分Flash的動畫、廣告等等轉換成HTML 5格式,供Google Chrome或Safari一類支援HTML 5的瀏覽器在不用安裝Flash插件的情況下看到有關內容,至於涉及比較高級互動功能的內容,例如遊戲等,雖然仍然有轉換不到的問題,但網上廣告一類內容就完全無問題,相信可以吸引不少網站主人,因而利用這套工具過渡到HTML 5去。
為何谷歌會對Flash感到厭倦?實也關YouTube事,而從YouTube推出HTML 5版已經看出端倪,雖然YouTube預設仍然使用Flash,但用家可以選擇用HTML 5作為預設播放技術,好享受HTML 5的好處,包括不用額外安裝外掛程式,而且也較少安全問題。
說實話,老紀也理解谷歌想Flash玩完的原因,因為Flash近年保安隱患實在太多,新版推出的插件又經常令系統不穩定,再加上谷歌在收購了On2科技後,也想推廣自己的VP8視像格式,好成為新業界標準,於是,在蘋果和谷歌聯手夾擊下,Flash未來要生存下去實不容易,更何況,另一巨頭微軟,本身也想推廣自己的Silverlight,似乎可以預見,Flash的前景已步入「晚年」。
信報
谷歌欲除Flash而後快
獨眼新聞 紀曉風
自從Flash於九十年代中面世後,用途由最初只是用來製作動畫至網頁,到幾乎成為了一種電腦語言,更是網上動畫和影片播放的標準,可以播放Flash已成了電腦的基本配置,然而,就只有愛獨行的蘋果最有性格,認為Flash的保安漏洞太多,於是拒絕支援Flash內容,只選擇單支持HTML 5,卻因而令Flash的霸主地位出現暗湧。
事實上,除蘋果外,似乎連另一網絡龍頭谷歌亦不喜歡Flash,谷歌跟Flash其實關係密切,因為YouTube上的短片,都是以flv格式播放,簡易而言正是Flash,但谷歌最近便推出了一個名為Swiffy的轉換工具,協助部分網站把Flash內容轉換到HTML 5格式。
這個Swiffy實驗項目,可以將大部分Flash的動畫、廣告等等轉換成HTML 5格式,供Google Chrome或Safari一類支援HTML 5的瀏覽器在不用安裝Flash插件的情況下看到有關內容,至於涉及比較高級互動功能的內容,例如遊戲等,雖然仍然有轉換不到的問題,但網上廣告一類內容就完全無問題,相信可以吸引不少網站主人,因而利用這套工具過渡到HTML 5去。
為何谷歌會對Flash感到厭倦?實也關YouTube事,而從YouTube推出HTML 5版已經看出端倪,雖然YouTube預設仍然使用Flash,但用家可以選擇用HTML 5作為預設播放技術,好享受HTML 5的好處,包括不用額外安裝外掛程式,而且也較少安全問題。
說實話,老紀也理解谷歌想Flash玩完的原因,因為Flash近年保安隱患實在太多,新版推出的插件又經常令系統不穩定,再加上谷歌在收購了On2科技後,也想推廣自己的VP8視像格式,好成為新業界標準,於是,在蘋果和谷歌聯手夾擊下,Flash未來要生存下去實不容易,更何況,另一巨頭微軟,本身也想推廣自己的Silverlight,似乎可以預見,Flash的前景已步入「晚年」。
信報
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
Gmail「抗戰」升級中共未必玩得起
獨眼新聞 紀曉風
中國黑客這些年來為竊取內地維權人士以至外國使節的Gmail電郵,所用手段實在愈來愈層出不窮;而Gmail亦用盡方法,都要阻止用戶的資訊被截取,捍衞Google不會向中共屈服的形象。是故,Gmail如今已經預設,用戶都應以加密模式,才能登入與通訊。
不過,有些用戶至今還是使用沒有全程加密的Gmail,皆因沒有全程加密的Gmail速度會比較快,在內地部分地區使用時,也可減少遭內地官方「使橫手」,累得自己等上一段長時間都不能登入的機會。
然而,如果閣下日常是使用Google Chrome,Google日後也會強制你登入Gmail時要全程加密,以致往後亦大有機會在其他瀏覽器上採用同樣措施。換言之,Gmail用戶要全程加密才能使用電郵戶口,已經是大勢所趨。
老紀當然明白Google的苦衷,無非都是要盡量封殺中國黑客入侵;只是中國的黑客既「國家任務」在身,也就一定會繼續絞盡腦汁,揪出Gmail保安漏洞;萬一最終實在破解不了,當局更可能會老羞成怒,就如封殺twitter一樣,將Gmail趕出神州大地,迫使內地大部分網民改用會跟中共當局「合作」的電子郵箱。
惟中共若真的不惜如此跟Gmail一拍兩散,不想遭監控的內地網民,固然可翻牆繼續使用Gmail;而若果在中國真的出現使用Gmail都要翻牆的一天,目前不少使用Google Apps服務的企業固然大受影響,或會向中共「詐形」,更嚴重的是,中共屆時在全球網民會落得如何形象,大家亦會心中有數。
信報
獨眼新聞 紀曉風
中國黑客這些年來為竊取內地維權人士以至外國使節的Gmail電郵,所用手段實在愈來愈層出不窮;而Gmail亦用盡方法,都要阻止用戶的資訊被截取,捍衞Google不會向中共屈服的形象。是故,Gmail如今已經預設,用戶都應以加密模式,才能登入與通訊。
不過,有些用戶至今還是使用沒有全程加密的Gmail,皆因沒有全程加密的Gmail速度會比較快,在內地部分地區使用時,也可減少遭內地官方「使橫手」,累得自己等上一段長時間都不能登入的機會。
然而,如果閣下日常是使用Google Chrome,Google日後也會強制你登入Gmail時要全程加密,以致往後亦大有機會在其他瀏覽器上採用同樣措施。換言之,Gmail用戶要全程加密才能使用電郵戶口,已經是大勢所趨。
老紀當然明白Google的苦衷,無非都是要盡量封殺中國黑客入侵;只是中國的黑客既「國家任務」在身,也就一定會繼續絞盡腦汁,揪出Gmail保安漏洞;萬一最終實在破解不了,當局更可能會老羞成怒,就如封殺twitter一樣,將Gmail趕出神州大地,迫使內地大部分網民改用會跟中共當局「合作」的電子郵箱。
惟中共若真的不惜如此跟Gmail一拍兩散,不想遭監控的內地網民,固然可翻牆繼續使用Gmail;而若果在中國真的出現使用Gmail都要翻牆的一天,目前不少使用Google Apps服務的企業固然大受影響,或會向中共「詐形」,更嚴重的是,中共屆時在全球網民會落得如何形象,大家亦會心中有數。
信報
2011年5月28日 星期六
[全文]
PayPal控Google盜商業秘密
國際時事
Google周四披露其手機錢包之際,拍賣網站eBay及旗下網上支付服務供應商PayPal同日控告Google盜取其流動支付系統的商業秘密。
Google兩名高層貝迪耶(Osama Bedier)和蒂勒紐斯(Stephanie Tilenius)都曾在PayPal任職,目前領導Google與萬事達卡、花旗和電話公司Sprint合作的Google流動支付系統。
eBay指貝迪耶曾在PayPal工作九年,離職前是負責流動業務的副總裁,今年1月加入Google。蒂勒紐斯從2001至2009年任職於eBay,隨後繼續出任該公司顧問至去年3月,去年2月加入Google,成為電子商業副總裁。
eBay指控貝迪耶盜用商業秘密,指他向Google透露PayPal的商業秘密,並控告蒂勒紐斯聘用貝迪耶,違反與eBay的合約協議,並說貝迪耶曾試圖招攬仍在PayPal任職的前同僚。
eBay表示,PayPal與Google曾商討三年,希望訂立協議,讓PayPal成為Google的Android手機購物軟件的支付途徑之一。
訴訟突顯金融業和科技業的競爭日益擴大,嘗試從估計可達一萬億美元商機的流動支付市場中搶佔主要席位。
Google流動支付軟件借助萬事達卡的PayPass免刷卡信用卡支付系統,令手機變成信用卡。Google不打算從此獲得收入,反而同時公布名為Google Offers的計劃,透過提供優惠券和每日折扣優惠獲利。
分析員稱,Google並非對流動支付業務有興趣,而是整套商業鏈背後的數據。
信報
PayPal控Google盜商業秘密
國際時事
Google周四披露其手機錢包之際,拍賣網站eBay及旗下網上支付服務供應商PayPal同日控告Google盜取其流動支付系統的商業秘密。
Google兩名高層貝迪耶(Osama Bedier)和蒂勒紐斯(Stephanie Tilenius)都曾在PayPal任職,目前領導Google與萬事達卡、花旗和電話公司Sprint合作的Google流動支付系統。
eBay指貝迪耶曾在PayPal工作九年,離職前是負責流動業務的副總裁,今年1月加入Google。蒂勒紐斯從2001至2009年任職於eBay,隨後繼續出任該公司顧問至去年3月,去年2月加入Google,成為電子商業副總裁。
eBay指控貝迪耶盜用商業秘密,指他向Google透露PayPal的商業秘密,並控告蒂勒紐斯聘用貝迪耶,違反與eBay的合約協議,並說貝迪耶曾試圖招攬仍在PayPal任職的前同僚。
eBay表示,PayPal與Google曾商討三年,希望訂立協議,讓PayPal成為Google的Android手機購物軟件的支付途徑之一。
訴訟突顯金融業和科技業的競爭日益擴大,嘗試從估計可達一萬億美元商機的流動支付市場中搶佔主要席位。
Google流動支付軟件借助萬事達卡的PayPass免刷卡信用卡支付系統,令手機變成信用卡。Google不打算從此獲得收入,反而同時公布名為Google Offers的計劃,透過提供優惠券和每日折扣優惠獲利。
分析員稱,Google並非對流動支付業務有興趣,而是整套商業鏈背後的數據。
信報
2011年2月7日 星期一
下一代智慧型電視的設計需求
隨著技術進展,下一代電視、機上盒、以及數位媒體配接器等裝置,都變得越來越有‘智慧’,不僅能彼此互連,還能與網際網路連接。這些智慧型裝置都將成為令人注目的平台,以為儲存和分享音樂、視訊、雲端應用、社交媒體帶來全新的消費者體驗。同時,這些裝置也將能與智慧型家庭、智慧型行動裝置間無縫互動,打造出真正的連網新體驗。
下一代智慧型連網電視平台,例如最近發表的GoogleTV,將成為單一、簡易好用的多媒體來源與平台,可有效地結合網際網路多媒體互動內容與地面、衛星電視頻道,帶來一致性、直覺式的使用者體驗。消費者將能搜尋、組織、並體驗從廣播業者、網路服務、個人內容圖書館、以及透過行動應用產生或存取到的各種來源內容。
本文將介紹開發下一代智慧型連網電視平台時,所需考量的軟體和硬體需求。
智慧型電視的軟體需求
下一代智慧型電視(smart TV)將包含可管理底層硬體的先進軟體,並為終端使用者帶來一致性的使用者介面(UI)與可擴展的多樣化應用程式。
關鍵軟體包括具豐富功能的Android作業系統、Adobe Flash Player、以及Google Chrome或JavaScript-based widget引擎等快速網路體驗。
Android是專為用來作為下一代智慧型電視等連網平台基礎所設計的。它是以Linux核心為基礎,包括多個以C程式撰寫的軟體庫,以及用來執行應用程式碼的Dalvik虛擬機器(VM)。它通常附有能使此平台更為齊全的整套應用程式。Android是由Google免費提供,它的程式碼可依Apache開放原始碼授權協議取得,業者可針對其特定應用進行增強設計,無需再向開放來源提交程式碼。
Android應用程式是完全以Java撰寫的,但必須轉換為Dalvik可執行格式。Google會提供可與常用Eclipse整合開發環境一起使用的外掛程式與程式庫。Android的設計概念是,應用程式能在不同的硬體架構中自由移動,以減輕程式開發的負擔。
Google Chrome是採用WebKit佈局引擎和應用程式架構的網路瀏覽器。GoogleTV平台中的絕大部分是以Chrome提供的,它形成了基本的網際網路/網路平台。Chrome也會被GoogleTV應用程式所使用─其中有許多是真正的Chrome-based JavaScript應用程式,可透過遠端網路伺服器或網站與客戶端相連。類似像Chrome這類的瀏覽器是下一代智慧型電視的重要關鍵,以提供完整的網路瀏覽體驗。
Chrome的優點在於其應用程式效能與JavaScript處理速度。Chrome和Chrome-based JavaScript的效能非常重要,它會直接影響到處理器、GPU、以及記憶體的需求。
下一代智慧型電視的設計需求
Adobe Flash Player可為網頁和服務增加動畫、視訊、和互動性。目前有超過75%的多媒體網頁內容是採用Adobe Flash Player所設計。Adobe Flash Player可處理向量和點陣式繪圖,以提供文字、圖面、和靜態影像的動畫。更重要的是,它支援音訊和視訊的雙向串流。因此,智慧型電視的硬體平台須能符合Adobe Flash Player的效能需求,才能得到令人滿意的使用者體驗。
為了能串流至Adobe Flash客戶端,此平台需有足夠效能以支援高訊框率、全訊框的HD視訊。至少此平台必須支援單一HD串流,並能同時處理其他的使用者互動功能,例如透過滑鼠、鍵盤、或麥克風產生使用者輸入,以及能從相連的相機串流視訊/靜態影像,而不會遺漏任何事件或畫面。更先進的智慧型電視可以傳輸多個Internet-based Flash串流,並顯示HDMI/複合視訊來源。
Adobe Flash Player包含一個稱為ActionScript的物件導向語言。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支援硬體加速,以提升Open Screen計畫所支援的各種裝置之繪圖效能。
H.264視訊在Flash Player 10.1中是透過一顆GPU或硬體視訊解碼器進行解碼。有些硬體解碼器能同時加速多個H.264串流。加速的幅度取決於解碼器的規格。如果硬體解碼器不能處理額外的串流,Adobe Flash Player將會用軟體對此串流進行解碼。H.264的編碼則有多種選項,並且都能支援不同硬體解碼器的特定格式。
除了硬體H.264解碼,可支援OpenGL ES 2.0存取的裝置都能用Adobe Flash Player 10.1來產生所有繪圖元素(Pixel Bender著色器除外),而這些元素都是利用GPU硬體來增加繪圖效能的。當內容在這些裝置上執行時,會自動設定為GPU模式,以得到最佳效能。
隨著技術進展,下一代電視、機上盒、以及數位媒體配接器等裝置,都變得越來越有‘智慧’,不僅能彼此互連,還能與網際網路連接。這些智慧型裝置都將成為令人注目的平台,以為儲存和分享音樂、視訊、雲端應用、社交媒體帶來全新的消費者體驗。同時,這些裝置也將能與智慧型家庭、智慧型行動裝置間無縫互動,打造出真正的連網新體驗。
下一代智慧型連網電視平台,例如最近發表的GoogleTV,將成為單一、簡易好用的多媒體來源與平台,可有效地結合網際網路多媒體互動內容與地面、衛星電視頻道,帶來一致性、直覺式的使用者體驗。消費者將能搜尋、組織、並體驗從廣播業者、網路服務、個人內容圖書館、以及透過行動應用產生或存取到的各種來源內容。
本文將介紹開發下一代智慧型連網電視平台時,所需考量的軟體和硬體需求。
智慧型電視的軟體需求
下一代智慧型電視(smart TV)將包含可管理底層硬體的先進軟體,並為終端使用者帶來一致性的使用者介面(UI)與可擴展的多樣化應用程式。
關鍵軟體包括具豐富功能的Android作業系統、Adobe Flash Player、以及Google Chrome或JavaScript-based widget引擎等快速網路體驗。
Android是專為用來作為下一代智慧型電視等連網平台基礎所設計的。它是以Linux核心為基礎,包括多個以C程式撰寫的軟體庫,以及用來執行應用程式碼的Dalvik虛擬機器(VM)。它通常附有能使此平台更為齊全的整套應用程式。Android是由Google免費提供,它的程式碼可依Apache開放原始碼授權協議取得,業者可針對其特定應用進行增強設計,無需再向開放來源提交程式碼。
Android應用程式是完全以Java撰寫的,但必須轉換為Dalvik可執行格式。Google會提供可與常用Eclipse整合開發環境一起使用的外掛程式與程式庫。Android的設計概念是,應用程式能在不同的硬體架構中自由移動,以減輕程式開發的負擔。
Google Chrome是採用WebKit佈局引擎和應用程式架構的網路瀏覽器。GoogleTV平台中的絕大部分是以Chrome提供的,它形成了基本的網際網路/網路平台。Chrome也會被GoogleTV應用程式所使用─其中有許多是真正的Chrome-based JavaScript應用程式,可透過遠端網路伺服器或網站與客戶端相連。類似像Chrome這類的瀏覽器是下一代智慧型電視的重要關鍵,以提供完整的網路瀏覽體驗。
Chrome的優點在於其應用程式效能與JavaScript處理速度。Chrome和Chrome-based JavaScript的效能非常重要,它會直接影響到處理器、GPU、以及記憶體的需求。
下一代智慧型電視的設計需求
Adobe Flash Player可為網頁和服務增加動畫、視訊、和互動性。目前有超過75%的多媒體網頁內容是採用Adobe Flash Player所設計。Adobe Flash Player可處理向量和點陣式繪圖,以提供文字、圖面、和靜態影像的動畫。更重要的是,它支援音訊和視訊的雙向串流。因此,智慧型電視的硬體平台須能符合Adobe Flash Player的效能需求,才能得到令人滿意的使用者體驗。
為了能串流至Adobe Flash客戶端,此平台需有足夠效能以支援高訊框率、全訊框的HD視訊。至少此平台必須支援單一HD串流,並能同時處理其他的使用者互動功能,例如透過滑鼠、鍵盤、或麥克風產生使用者輸入,以及能從相連的相機串流視訊/靜態影像,而不會遺漏任何事件或畫面。更先進的智慧型電視可以傳輸多個Internet-based Flash串流,並顯示HDMI/複合視訊來源。
Adobe Flash Player包含一個稱為ActionScript的物件導向語言。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支援硬體加速,以提升Open Screen計畫所支援的各種裝置之繪圖效能。
H.264視訊在Flash Player 10.1中是透過一顆GPU或硬體視訊解碼器進行解碼。有些硬體解碼器能同時加速多個H.264串流。加速的幅度取決於解碼器的規格。如果硬體解碼器不能處理額外的串流,Adobe Flash Player將會用軟體對此串流進行解碼。H.264的編碼則有多種選項,並且都能支援不同硬體解碼器的特定格式。
除了硬體H.264解碼,可支援OpenGL ES 2.0存取的裝置都能用Adobe Flash Player 10.1來產生所有繪圖元素(Pixel Bender著色器除外),而這些元素都是利用GPU硬體來增加繪圖效能的。當內容在這些裝置上執行時,會自動設定為GPU模式,以得到最佳效能。
2011年1月22日 星期六
[全文]
蘋果後再有科技巨企高層變動
Google創辦人重當舵手 親身戰FB
國際金融
繼蘋果公司周一宣布行政總裁喬布斯(Steve Jobs)無限期放病假後,美國又有科技巨企出現高層人事變動,Google宣布,創辦人之一佩奇(Larry Page)將代替施密特(Eric Schmidt),重當公司行政總裁,令外界大感意外。
重拾着重科技精神
分析認為這次變陣是要迎戰社交網站Facebook(FB)等增長快速的後起之秀,由創辦人親自披甲上陣應戰,讓Google重拾建立初年着重科技的精神。
施密特2001年成為該公司行政總裁,為當時羽翼未豐的Google帶來管理經驗,他今後將擔任公司執行主席,負責接洽生意和與政府人員打交道。當年與佩奇一起創辦Google的史丹福大學同學布林(Sergey Brin)專注策略性項目。佩奇將於4月4日正式接掌Google,管理旗下2.4萬名員工。
Google已主導互聯網搜尋市場達10年之久,但在發展社交網絡業務上一直進展不大,因為FB和Twitter等互聯網新貴,正奪去互聯網流量和網絡工程人才。FB自2004年創辦以來,已累積超過五億用戶。
瑞銀分析員皮茨(Brian Pitz)認為,Google嘗試提高效率,並藉着由一名科技人才領導,來與FB較量,但公司策略方向不會有大變。
Gartner分析員安德魯斯(Whit Andrews)表示,Google成功抵禦雅虎和微軟的威脅,但佩奇將面對更強勁的對手,而與社交網站爭逐互聯網用戶的注意力,將需要有別於互聯網搜尋的科技。
開展電視業務 爭軟件廣告
分析員和業內人士指,隨着Google發展成一家在矽谷有領導地位的公司,該公司亦同時失去部分原有企業文化,並擁有運作緩慢的官僚架構。相反,FB、Twitter等較新的公司卻更靈活。
不少頂級工程師已不再認為,Google是矽谷內最理想的工作地方。該公司近數年流失不少工程師和一班重要高級管理人員。
除了社交網絡,Google亦面對多個戰場,包括竭力開展電視等其他業務,並要在流動器材軟件及廣告上與蘋果硬碰。
Google周四同時公布業績,末季純利增加29%,至25.4億美元,扣除一些非經常項目後,每股盈利8.75美元,超過分析員預測的8.08美元;扣除轉交夥伴網站的收入後,銷售額為63.7億美元,亦超過分析員預期的60.6億美元。
[全文完]
信報
蘋果後再有科技巨企高層變動
Google創辦人重當舵手 親身戰FB
國際金融
繼蘋果公司周一宣布行政總裁喬布斯(Steve Jobs)無限期放病假後,美國又有科技巨企出現高層人事變動,Google宣布,創辦人之一佩奇(Larry Page)將代替施密特(Eric Schmidt),重當公司行政總裁,令外界大感意外。
重拾着重科技精神
分析認為這次變陣是要迎戰社交網站Facebook(FB)等增長快速的後起之秀,由創辦人親自披甲上陣應戰,讓Google重拾建立初年着重科技的精神。
施密特2001年成為該公司行政總裁,為當時羽翼未豐的Google帶來管理經驗,他今後將擔任公司執行主席,負責接洽生意和與政府人員打交道。當年與佩奇一起創辦Google的史丹福大學同學布林(Sergey Brin)專注策略性項目。佩奇將於4月4日正式接掌Google,管理旗下2.4萬名員工。
Google已主導互聯網搜尋市場達10年之久,但在發展社交網絡業務上一直進展不大,因為FB和Twitter等互聯網新貴,正奪去互聯網流量和網絡工程人才。FB自2004年創辦以來,已累積超過五億用戶。
瑞銀分析員皮茨(Brian Pitz)認為,Google嘗試提高效率,並藉着由一名科技人才領導,來與FB較量,但公司策略方向不會有大變。
Gartner分析員安德魯斯(Whit Andrews)表示,Google成功抵禦雅虎和微軟的威脅,但佩奇將面對更強勁的對手,而與社交網站爭逐互聯網用戶的注意力,將需要有別於互聯網搜尋的科技。
開展電視業務 爭軟件廣告
分析員和業內人士指,隨着Google發展成一家在矽谷有領導地位的公司,該公司亦同時失去部分原有企業文化,並擁有運作緩慢的官僚架構。相反,FB、Twitter等較新的公司卻更靈活。
不少頂級工程師已不再認為,Google是矽谷內最理想的工作地方。該公司近數年流失不少工程師和一班重要高級管理人員。
除了社交網絡,Google亦面對多個戰場,包括竭力開展電視等其他業務,並要在流動器材軟件及廣告上與蘋果硬碰。
Google周四同時公布業績,末季純利增加29%,至25.4億美元,扣除一些非經常項目後,每股盈利8.75美元,超過分析員預測的8.08美元;扣除轉交夥伴網站的收入後,銷售額為63.7億美元,亦超過分析員預期的60.6億美元。
[全文完]
信報
訂閱:
文章 (Atom)